滴滴与出租车之争,丑陋了谁?

行业
2016
06/06
10:01
车业杂谈
分享
评论

近年来,随着滴滴打车等网络专车业务的兴起,网络专车司机与出租车司机发生的冲突就屡见不鲜。不少城市都已经发生过二者之间正面冲突的事件,一时间,引起整个社会哗然。

5月24日,重庆爆发了数百辆出租车围攻滴滴打车车辆的事件,后来引发为大规模群殴案件。在此,车业杂谈不会过多讨论出租车与滴滴打车在运营、合法性上等一系列问题,但二者之间出现如此严重矛盾的确让人失望。

应该来讲,二者之间争论的焦点,业界已有共识。传统出租车行业认为专车存在非法运营、不正规等问题,侵犯了他们的利益。而专车行业则认为,传统的出租车服务差、不能与时俱进,该被淘汰,专车的出现能颠覆这样的局面。

但从目前网络舆论来看,似乎都倒向了滴滴打车为代表的网络专车一边,反而是针对管理混乱的出租车行业提出了质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部分出租车司机素质参差不齐、无服务精神。

如果没有出现专车业务,可能大部分人都不会过分的质疑出租车驾驶员素质。车业杂谈想起了一句网络流行语“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正是由于滴滴等专车司机拥有较好的服务精神,比如上车会为乘客开门、送水等,让老百姓发现原来出租车行业的服务差距可以这么大。

二是部分出租车司机见钱眼开、无契约精神。

相信这一点,很多朋友在机场、火车站等地方都遇到过。比如两个人同时在喊出租车,司机会选择路程更远的那一位乘客。不仅如此,出租车“打组合”的拉客方式也较为常见。其实,反映的实质就是市场监管不力、部分出租车司机无契约精神。

三是出租车与滴滴等专车相比,车况更差、驾驶急躁。

毫无疑问,动辄行驶几十万公里的出租车车况肯定不如跑专车服务的汽车。以滴滴打车为例,不但有以10万元左右的滴滴快车,还有车价在20万以上的滴滴专车,除此之外,神舟专车还有专门的高端业务,其中的车型不乏宝马5系、奥迪A6L等豪华品牌产品。

上述三条可以说是出租车与网络专车业务相比的主要弊端;当然,也不应忽视网络专车业务本身存在的问题。例如,非法营运;驾驶者无资格证书,身份信息不公开; 还有车型来路不明,保养是否合规以及保险索赔等问题。而这一系列的问题表明,网络专车业务并不是看着那么“舒适”。事实上,从2015年至今,也发生过多 次网络专车恶性事件,值得让人警惕。

车业杂谈认为,这样的事件发生在当下,是社会发展阶段变化的产物。随着中国网络生态的快速发展,必然会造成传统行业与电子行业相互竞争、甚至于恶性竞争的局 面。但无论是出租车行业还是网络专车平台,都需要反思,并不能仅仅靠一句“他抢了我的饭碗”就大打出手。发展必然带来淘汰,工业代替了手工业,电脑代替了 人脑,机器代替了人力,这些都是生产力发展必然会出现的情况。

客观的讲,如果传统出租车行业的服务水平不能与时俱进,即便没有滴滴,也还会有神舟专车、大黄蜂专车、Uber等专车服务来抢占市场。而对于网络专车平台来说,也应当完善运营合法性和为乘客提供安全的保证。无论网络平台如何发达,也应当遵守市场基本的运营法则。

可以预计,在系统政策下发之前,相信国内专车、出租车之战还会上演。但无论是专车、还是出租车,本来都是为大家带来舒适便利出行的服务,本来该是美好的。专车与出租车之间的争斗之丑,丑陋的终归还是自己。

本文来源:网易汽车综合 作者:车业杂谈

【END】


 

@汽车族

智能讯息三合一

新车发布+行业动态+生活用车

欢迎扫描关注砍柴网汽车频道官方微信

qrcode_for_gh_3a25b87401b6_344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滴滴 出租车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