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10月12日下午,小鹏汽车首批15辆汽车下线亮相,并举行了盛大的下线仪式。这是继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9月宣称首款汽车将于12月上市后发生在互联网汽车领域的又一重磅消息。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高调宣称:“小鹏汽车已经完成了所有研发,供应链准备完毕,且具备了大规模生产交付能力。论及造车进度,小鹏汽车仍是第一。”
据《智东西》报道,蔚来汽车宣布首款汽车将上市后,至少有9家新造车公司变得异常活跃,纷纷主动曝出最新消息,比如奇点汽车、前途汽车就立即宣布首款汽车将明年上市。
刚刚走了三年的中国互联网造车市场目前群雄并起,品牌多达数十个,但就是迟迟拿不出产品。游侠汽车使“PPT造车”一词广为流传,乐视汽车拖累乐视体系成为众矢之的,人们对整个市场的不信任感加剧。在舆论极其敏感的情况下,哪一家企业能够在最快时间拿出汽车,实际上就能最快占领市场,所以,争头名成了必要之举。
为什么是小鹏和蔚来?
在所有企业中,小鹏汽车的发展速度是较快的。在乐视、游侠、蔚来等品牌广为人知的时候,小鹏汽车还籍籍无名。但是,从2014年年中成立到发布首款车型,不过两年时间,如今小批量下线,速度上已经超过了许多前辈。
小鹏汽车的诞生与一般初创型企业不一样,一开始就含着“金钥匙”出身,2014年中,当时,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何小鹏看到了互联网造车的机会,于是和夏珩等人创立了小鹏汽车,夏珩任总裁。
一开始,何小鹏担任投资人的角色,他用自己的钱供养了小鹏汽车,后来又找来YY创始人李学凌、腾讯高管吴霄光、58同城CEO姚劲波、猎豹移动CEO傅盛、经纬创投的张颖等数十位互联网高管组成了豪华的天使投资团队。
去年三月,小鹏完成4200万美元融资,而且获得投资人6000万美元无息贷款,总计1亿美金。当时夏珩还透露,投资人要求必须在两年内花完。2017年3月,小鹏又拿到神州优车的22亿元融资。小鹏高速发展的背后是资本强有力的推动。
和大多数品牌选择自建厂房自产不一样,为了加快下线速度,小鹏的首款汽车找到郑州海马代工,而且首批量汽车也选择代工。同样选择代工的还有蔚来汽车,它选择的合作品牌是江淮汽车。
花钱来买时间、换速度。这一点在蔚来汽车的身上更为明显。
在融资规模上,蔚来汽车是行业第一名,融资总额达到82亿元。蔚来汽车的出身更金贵,刘强东、李想、腾讯、高瓴资本、顺为资本等明星企业家和资本参与创立。
有趣的是,刘强东马化腾雷军等互联网准一线大佬和蔚来汽车连在一起,而傅盛姚劲波何小鹏等二线大佬和小鹏汽车连在一起,似乎是分别站队。
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说的更直白:“汽车这个行业,融资能力还是很重要的,因为资金等于时间。蔚来汽车为什么在各个环节上的速度都特别快?因为我们很多资金投入是用来买时间的。比如测试,蔚来现在100多辆车在测,当然可能花的钱就多一些,但是对于质量提升、尽快投向市场也是有好处的。”
此外,蔚来汽车的团队来自接近于20个国家与地区,拥有宝马、特斯拉、福特、通用等前高管的豪华团队。
所以,运作资本的能力成了互联网造车品牌初期最为关键的变量,小鹏和蔚来领先一步得益于此。
风口未到,烧钱模式还将持续多久?
互联网造车刚刚起步,便得到国家高度重视,9月15日,国家发改委表示我国已经开启国家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汽车工作。
巨头们也加快了渗透。9月,百度宣布升级Apollo智能汽车开放平台,分三年投入100亿元,建设生态圈。阿里宣布升级操作系统战略,发布全新的Alios品牌,深耕汽车操作系统。还有各式各样的结盟:上汽和阿里、车和家和华晨、华为和东风……
从这些看,未来就在眼前。不过,目前看,资本的热度还不够。
据2016年12月底《智东西》的统计数据显示,互联网汽车品牌的融资进程并不快,大都处于A轮的阶段,而且大都面临融资不足的情况。
2017年上半年,蔚来汽车拿到6亿美元融资,由百度资本及腾讯领投,小鹏汽车A轮融资22亿元,由神州优车领投,排在第三名的是车和家,完成6.2元融资,融资额与前两者差距较大。而乐视、游侠、威马、奇点等其他品牌并无新的融资进展。
对比可见,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的融资的势头更为强劲。据何小鹏透露,小鹏在这一季度有三轮融资协议在同步进行。
从整个智能汽车市场看,融资的热度也并不够。这点可以从《高工智能》的数据发现,2017年上半年发生的融资事件仅发生24起,同比下降了16%,与前三年形成鲜明反差。
融资成了玩家们的重中之重,今年5月,蔚来汽车挖了曾帮助新东方成为首家赴美上市教育股的新东方CFO谢东萤,担任蔚来CFO一职,负责蔚来融资及上市项目。何小鹏今年 8 月底正式加盟小鹏汽车时,对外宣布的四方面工作:融资、建团队、培养超级产品经理、做好品牌和营销——融资占第一位。
融资的风口还未真正到来,考验的更多的是各方的人脉资源,而蔚来和小鹏在这一点上优势更加突出。但对整个市场而言,这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
此外,据特斯拉2014年度至2016年度财报,特斯拉已经连续三年净利润亏损,亏损额分别是2.94亿美元、8.89亿美元和7.73亿美元,连年大额亏损的背后是销量乏力,这也为国内品牌敲响警钟,国内品牌的烧钱之路才刚刚开始,从互联网造车落地到成功还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赛道太长,多数品牌可能死在路上
互联网造车之所以兴起,很大程度来自三年前的马斯克的一句话:所有特斯拉公司持有的专利将开源。马斯克认为此举能够帮助其他品牌成长,加速电动车取代燃油车。
这给了国内品牌机会,小鹏汽车总裁夏珩曾透露,从2014年中到2016年初一年半时间里,小鹏人与世隔绝,主要就在研究特斯拉的专利,最终掌握了特斯拉的工艺。这才有了小鹏汽车的诞生。
2015年,游侠汽车在组建团队后的短短482天内,拿出了自己的处女作游侠X,结果和特斯拉撞了衫,遮住游侠的商标,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是一台特斯拉。
不管国内品牌对特斯拉专利消化得怎么样,可以说,国内品牌一开始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此外,国内品牌也利用了大量的国外既有资源,乐视首款超级概念车FF ZRRO1是和其战略伙伴FaradayFuture联合打造的,蔚来汽车的首款车EP9更是被称为“欧洲的脸,美国的脑袋,中国的身体”。
缺乏技术研发实力是中国品牌的核心困境。很多人认为互联网造车会像智能手机取代功能机那样取代燃油汽车。但两者有一个根本的不同点:汽车行业不会像智能手机市场那样,给“山寨机”和“低端品牌”留足够时间和市场支持其转型升级,智能汽车品牌一出来就必须是中高端品牌,原因无它,谁也不会拿自己的生命做实验。
所以,互联网造车的技术积累期将非常漫长,绝大多数品牌可能死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