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新能源汽车是动力的革命,那么车联网就是驾驶的革命,如今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企业的共识。6月22日,在山东青岛举行的2018中日韩车联网研讨会上,北汽集团新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荣辉表示,车联网现在已经成了汽车行业的几大热点之一,虽然车联网的热度在降低,无人驾驶的热度在上升,但不要忘了两者天然的紧密联系。记者注意到,在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这个论坛上,无人驾驶成了与会者热议的话题之一。
先进技术要解决实际问题
中国车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方竹表示,韩国在2018韩国平昌冬奥会期间,秀了一下本国自动驾驶技术的“肌肉”,韩国现代提供了一支自动驾驶车队作为往返班车,并完成了主要比赛场馆之间的运送任务,其中高精度地图为车辆提供了支持,报告误差小于10厘米,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而日本专家透露,将在2020年的东京奥运会上进行无人驾驶技术的示范验证,因此,希望中国2022年在北京和张家口举行的冬奥会上也能向世界展示中国无人驾驶技术的成就。
对此,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智能网联汽车中心主任戴一帆博士满怀信心地说:“我相信届时在北京、张家口以及往来北京与张家口之间的运送货物和人员的车辆上,大家会看到很多无人驾驶方面的实际示范运营,我相信中国的无人驾驶技术是位居世界前列的。”
事实上,无人驾驶技术在国内已经有了实际应用的案例。“北汽在积极地推广无人驾驶的商用化,我们一定要强调商用化,我们已经开始在把无人驾驶汽车往外卖了。”荣辉说,2016年,在辽宁盘锦红海滩公园,北汽的无人驾驶汽车开始用于景区内部人员的运输,路线长22公里,往返44公里。“在港口、矿山,诸如此类一系列的场景中,我们正在用无人驾驶去解决实际问题。”荣辉不无自豪地说,在北汽新能源公司的总部蓝谷,人们可以亲身感受北汽的无人驾驶体验项目。据介绍,现在汽车分时租赁公司面临着一个很大的困惑,就是客户订车之后到了停车场却找不到车,因为现在卫星定位半径是10米,直径20米看似不大,但客户就是找不到,结果许多人直接退单了。据统计,汽车分时租赁公司现在有30%~40%的客服电话是因为客户找不到车。此外,卫星定位在露天环境还好,如果车停在地下停车场,没有卫星信号就更麻烦了。在北京蓝谷,客户下了订单后不需要自己去找车,车会过来找你,还车的时候不需要找地方停进去,只要到了停车场门口,办完所有的还车手续,车就自己开回去了。“我们现在已经开始使用无人驾驶技术来解决商业运营的具体问题了。”荣辉说。
产业需要破解四大问题
自动驾驶需要封闭的测试场地,在上海嘉定汽车城的测试场,每天的测试业务都非常繁忙,很多国内外企业都希望进行测试。对此深有感触的工信部科技司高技术处处长赵策说,北京、河北、上海、重庆、杭州、长春、无锡等地都获批开展相关的测试验证工作,这些测试验证既有一些自动驾驶车辆场内封闭的测试场景,也有在场外的公共道路上开展的,如面向未来的5G测试工作。在测试当中企业发现了新的需求,大家希望能够到开放、半开放的道路上进行实地测试,采集更多的数据,对此工信部今年年初会同交通部和公安部正式印发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解决了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对于包括自动驾驶在内的车联网,赵策认为当前有以下四个问题迫切需要得到破解:
一是政策和标准问题。2017年,调研中人们提出比较多的就是包括车辆上路测试等问题,可能跟现有的道路交通法规还有一些需要协调的地方,再比如自动驾驶车辆采集道路的数据,这些地图的数据是不是和测绘的相关规定相符合?对于业内反映的有关标准的汽车通信、电子等各方面的问题,管理部门一直在大力推动加以解决,通过一年多的努力,道路测试、标准等相关问题得到了解决。
二是基础设施的问题。车联网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它不是要造一辆非常智能的车,而是一个将来包括汽车、通信、道路交通、管理等各个方面都要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综合的产业形态。有专家提出,除了车辆的智能化之外,还要努力地推动道路的智能化,两者未来可能是一个齐头并进的局面,即车的智能化+道路的智能化,最终实现智慧出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