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汽车维基
在往年,一月份都是车企公布销量的日子,然后就没有大的事件,开始准备春节了。可2021的开年真是热闹。
1月13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为全球汽车及出行企业提供代工生产及定制顾问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汽车整车或零部件、智能控制系统、汽车生态系统和电动车全产业链全流程等。
前有富士康联手拜腾、后有百度联合吉利入场造车、现有吉利与富士康成立合资公司,这些都发生在半个月之内,可想而知这其中的关联。
为代工设合资公司
其实关于吉利与富士康此次联手,无论从战略高度还是具体内容来讲,都可以说是重大量级合作。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和富士康科技集团创办人郭台铭这种咖位,如今除了集团性的重大活动之外,已经极少在公司经营活动中亮相。
但此次合作,两位大佬都站了出来,还有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吉利汽车集团CEO安聪慧和富士康科技集团的董事长刘扬伟,对比此前富士康与拜腾的合作,富士康仅是一位高管视频出面,从签约阵容来看,可想而知此次量级之大。
其次便是合作方,新合资公司的合作主体是吉利控股集团,不是吉利汽车集团,而是含沃尔沃、吉利、领克、极星汽车的吉利控股集团。
根据协议,合资公司双方各持股50%。合资公司董事会由五名董事组成。其中,富士康委派三名董事,吉利控股委派两名董事,董事长由富士康委派。
据官方消息,双方所成立的合资公司将“为全球汽车及出行企业提供代工生产及定制顾问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汽车整车或零部件、智能控制系统、汽车生态系统和电动车全产业链全流程等。
很明显,这家合资工资的主要模式就是代工生产。这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电子产业的生产模式,比如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生产,就是这种代工路线。
汽车代工我们并不陌生,新势力的蔚来、小鹏都是由传统车企为其代工生产,但这种特意设立代工生产合资公司的做法,貌似除了近期百度与吉利的合作,还是第二个。
那问题来了,吉利为何大张旗鼓的开始发展这一路线?富士康又为何选择吉利?
吉利资源共享
其实吉利看似这两年势头正盛,但从销量和新能源进展来看,其实并不如意。
此外,由于近几年吉利的激进扩张,跑马圈地盖工厂造成了吉利的产能过剩。数据显示,2019年,吉利新建成3家工厂,总产能猛增至210万辆。可后续随着车市低迷,吉利当年的产能利用率不足60%。
除了盖楼,处理这些闲置产能最好的方式就是推出去。
另一方面便是,吉利一直在收购和入股的基础上,寻找合资的新思路,第一家合资公司是Smart,是内部资源互通,百度是合资之路的第二步,且选择了非传统OEM,属于内部资源外享,第三次则是富士康,合资模式与前两次不同,属于共享资源再共享。
并且,虽然吉利最新的SEA浩瀚架构,是号称花了4年时间,斥资180亿元研发的,也有吉利集团旗下16款车型的研发计划,但兼顾CMA、SPA、PMA多个国际化平台,高成本的架构难以用吉利和领克两个品牌来承载。
吉利也要像大众集团一样,把资源共享,吸引更多的第三方品牌商加入,把市场做大,然后通过更大的规模化来降低,摊平成本。
而百度和富士康,一个是中国智能车机系统,自动驾驶技术,AI技术领域的老大。一个是智能硬件设备生产的老大。这两家公司虽然都不是汽车公司,但是对于吉利汽车今后往智能生态方面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帮助。
富士康激进转型
再来看着急转型的富士康。如果说吉利欲跨界合资,那今年来第二次与整车公司签署战略合作的富士康欲望并不比吉利低。
近年来富士康在积极投入“电动车、数字健康、机器人”三大新兴产业以及“人工智能、半导体、新世代移动通讯”三项新技术领域,确立了“3+3”的长期发展策略。
1月4日,富士康就与拜腾汽车、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合力加速推进拜腾首款车型M-Byte的量产制造工作,根据协议,富士康将为拜腾汽车提供制造技术、运营管理经验和产业链资源,支持拜腾首款车型的量产制造。
要知道,富士康已经在汽车领域渗透有所渗透。一度是特斯的供应商,给特斯拉做中控触摸屏面板、连接器、覆盖件。给宝马和奔驰做车载和电子业务,和FCA合资提供软硬件技术。
按照富士康2019年提出的“3+3”战略,积极切入电动汽车领域,被视作集团转型的重要方向。富士康甚至提出要在2025年到2027年间为全球10%的电动汽车提供零部件或服务的激进战略。
目标已然如此,仅靠富士康的自身力量,显然还远远不够。并且,苹果已经在与现代汽车探讨电动车领域的合作。这靠着苹果代工而活的富士康能忍?
必然不能。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但就论百度与吉利、富士康与吉利的合作而言,这倒是有可能把汽车产业推向类似于整个电子化硬件产业的道路中去。